14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孔子讲到了孝敬父母的问题。在他看来,做子女的侍奉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做子女的对于父母的要求也不能一味地服从,否则就是愚孝。
曾参知错
曾晳、曾参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生。曾皙为人脾气暴躁,性格狂放,有诗人气质。曾参为人处世谨慎恭敬,有孝子美名。一天,曾参和父亲在瓜地里锄草,曾参不小心把瓜秧锄断了。曾皙看见了,怒火顿生,就从地上抄起一根木棒,气势汹汹地朝曾参走来。曾参看见父亲两眼冒火,并不惊慌,既不辩解,也不逃跑。曾皙抡起木棒猛击曾参后背,曾参应声倒下,不省人事。过了好久,曾参苏醒过来,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仍然感到脊背上阵阵疼痛,但面露喜色,走到曾皙面前说:“刚才我锄断了瓜秧,惹得父亲生气了,父亲用力教导我,您不会累病吧?”曾皙沉默不语。
曾参回到屋里,仍旧像往常一样弹琴唱歌,他想用琴声和歌声来告诉父亲,自己虽然被打得很重,但身体很好。鲁国人知道了这件事,都称赞曾参是孝子。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却非常生气,他对弟子们说:“曾参再来,不要让他进我家的门。”曾参自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就请同学去说情,要面见孔子。曾参见到孔子就恭敬地问道:“先生,弟子做错事了吗?”孔子不满地瞥了他一眼,说道:“你听说过吗?很早以前有一个贤明君主叫舜,非常孝顺,可他父亲却是个瞎子。为了能随时听到父亲叫自己的声音,舜无时无刻不陪在父亲身边。他父亲拿着小棍子打他,他就站在那里等待父亲惩罚,看见父亲拿起大棍子,他就赶快跑;后来知道父亲想要杀他,他就躲了起来。这样他的瞎子父亲避免了不行父道的过失。舜纯厚的孝心也没有失去。如今你孝顺父亲,却交出自己的身体等着父亲毒打,甚至可能被打死也不躲避。你以为这是孝顺,可是如果你被打死了,就会使你的父亲陷入不义的境地,这就是大不孝!”
曾参听完孔子的一席话,茅塞顿开,满面惭愧,说:“好险啊!曾参差点儿就落下大不孝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