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玲老师接受惠州日报有大爱有情怀记者的专访

曾小玲老师接受惠州日报有大爱有情怀记者的专访

2020-01-03    60'00''

主播: 国学教育77曾老师

281 0

介绍:
什么是教?什么叫育?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东汉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育: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要真正明白什么是善的人,才能把善说出来、做出来,上行下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该学习的,不是小孩;刻不容缓要学习的,是父母。上行下效,首先要学的是父母长辈。所以俗话讲得好: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各种好习惯真的很重要。 可以说,一个家庭的温馨祥和,是来自于每个人为对方着想和付出的真心,尤其是细节和语言方面。所谓好语让人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哪。    家庭中的每个人,能放下一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用感恩天地万物之心,把阳光和微笑带给身边人,多为对方着想,让身边人因有自己而能更暖心,自己少留遗憾,健康开心过好每一天,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若把家庭比喻为一颗大树,那么老人是树根,夫妻是树干,财富、儿女是枝叶花朵和果实。要想根深叶茂、花香果甜,只能往树根上浇水。孝养老人能感召子孙贤孝,家道昌盛。德是做出来的,不做没有德。没有贪来的德,也没有争来的功,更没有搅来的福。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除德智体全面提升外,还要明白命运是可以转变的。 改变命运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并且发挥自己善良的本质。 儿女尽孝,父母慈祥。 不管父母做的好不好,只管尽孝; 不管儿女孝不孝,只管做到和蔼可亲,这才是父慈子孝。 正如《弟子规》中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而兄弟尽悌,朋友有信,员工尽忠是同一个道理。 每个人各行其道,都以“不伤害”三字真言要求做好自己,多为对方着想,尽量做到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 不做心的奴隶(怒), 而做心的主人(息), 让心如意自在(恕), 家庭就能更和谐,幸福也能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