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的际遇(谢鹤仁诗 费一轩曲)

锄头的际遇(谢鹤仁诗 费一轩曲)

2021-08-14    01'36''

主播: 费一轩原创歌曲

163 0

介绍:
锄头的际遇 . 诗:谢鹤仁 曲:费一轩 . 一把泥土,蕴藏了什么 爷爷刨了一辈子,父亲也刨了一辈子 现在,我和我的儿子又接着刨 我只知道这把泥土 给饥饿以粮食,给寒冷以棉衣 我还知道我的祖先长眠在地下 一锄头下去,可能会碰痛他们 我就想知道,生锈的锄头 在泥土里碰到了什么 一个猛子栽下去 跳出来两眼闪闪发光 . 【备注】 (1)周末读诗,这首《锄头的际遇》,朴实的感情瞬间打动了我。大地是母亲,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地是家园,安放此生埋藏往生。寻常的生活中,辛勤耕耘,阳光下的锄影,也能偶尔闪烁耀眼的光芒。 (2)诗歌是想象的翅膀和灵魂的语言,是诗人思想的火花和激情的爆发,是灵感瞬间跳跃的浪花。读农民诗人谢鹤仁的诗,能够让人感觉到他的诗,就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带着浓浓的乡土味,带着泥土的气息,流淌着泥土的血液;深埋着泥土的骨髓;蕴含着泥土的情感;飘散着泥土的馨香。——田静玮:《泥土里长出的诗歌——读谢鹤仁诗集随感》 (3)谢鹤仁的诗,“乡土”味浓郁,读来读去,都与他所构描的“村儿”有关。但细细读来,他的诗却有着令人呼吸急迫的沉重感,“乡土”的土是那么亲切,却又有说不出滋味儿来的一种情感滞积。经济大环境下的乡村正似乎在被城市化浪潮淹没,时代背景的变化让“乡土题材”创作显得那么势弱:小说情节或人物不与城市“接轨”,读者群上不去,散文如果不渗入“乡愁”,那就是纯粹的“泥巴气”,而诗歌,多少年来虽然浓于田园景色,盛于乡情乡意,但真正着意从乡村主题挖掘出诗意来,有人不愿意碰触,有人怕降低了作品品味,许多乡村诗人也觉得乡村现实乏诗意,只有写四季物候或靠拢大主题及个体命运、情感等的肤浅抒发才是诗。但是,一个农耕文明底色浓重的社会,情感层面,谁又能脱离了对“乡土”的内心滞留呢?……在无数的文学作品里,乡村的唯美、落后和如梦田园以及断裂的人群关系与消逝的美好是作者的主要故事由头,谢鹤仁的诗歌也不例外。如何更好的书写乡村,在乡村经验的基础上,怀旧还是渴望,亦或是赞美与揭露,是当下“乡土”文学创作发展的命题。谢鹤仁在他的诗里,用极其简炼的诗歌语言已经在探索。……“我就想知道,生锈的锄头/在泥土里碰到了什么/一个猛子栽下去/跳出来两眼闪闪发光(《锄头的际遇》),……这些充满深遂思索的诗句无不是他对乡村前景和农民命运的关注与体会,他用他的诗歌在他所生活的巴彦绰尔平原上诠解着他对中国北方农村未来振兴与农民生存境地改善的期望。——牧哥:《谢鹤仁“乡土”诗读后感》 (4)诗人简介:谢鹤仁,网名草根,笔名路思,男,1963年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自修山西刊授大学编写的大学中文系教材,并和同村的文青创办了《乡草》文学社,而后同父兄治理沙漠,辍笔多年,2005年重新写作,2006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农村文化名人”。作品散见于《草原》《北方农村报》等刊物,入选多种年度选本。200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漠海翻歌》,2015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泥土的恩光》。 (5)封面来自网络。 (6)谱曲时间:202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