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分享2】雨丝如期而至

【美文分享2】雨丝如期而至

2020-12-06    06'22''

主播: 飞鸥妈妈

236 5

介绍:
雨丝如期而至,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一阵一阵,随风飘忽。我的石屋被雨丝的沙沙声紧紧裹住。 我小小的石屋,石块砌的墙,石板盖的顶,岑寂地横陈在花溪吉林村一座土山的半腰。石屋四周是包谷林,山脚是漠漠的水田,一条并不宽阔的水溪,澄澈无垢,在山下终日潺潺。雨丝中,包谷林散发阵阵泥土的气息,黝黑的叶面上,水珠在滴滴下落。这厚实黝黑的叶面,昭示这成片的包谷正在旺盛期,肥料和水分相当的充裕,夜深时听得见包谷杆上窜的拔节声。水田呢,似乎缄默。雨丝飘洒,翠绿的秧苗一阵阵随风起伏,像有波峰,像有谷底。水田因雨而泛起涟漪,琐琐屑屑的。雨丝一停歇,蜻蜓又翻飞起来,不时地在秧苗上安谧地短暂停留,款款地汲饮秧尖清凉的露。低徊并陶醉着,像在深情地获取地母的营养,滋养它们灵动的翅膀和轻盈的身躯。 这是夏季了。夏季是生长的季节。水溪里的青蛙,这期间活泼极了。它们四肢饱满,四下里蹦跳,蛙声频率很高,包围我的石屋。青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里,季风带来雨水,它们便纷纷出洞。青蛙头的两侧有两个声囊,能产生共鸣,放大鸣叫。每每,一入夜晚,青蛙出来捕食,这时候就是它们的天下了。蛙声骤起,如鼓如鼙,如醉如狂,浓郁,浩荡,大肆将雨夜渲染。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生阴阳,孕万千,俨然一部熟悉、壮阔、悦耳的合唱。蛙鸣,蕴含着无有穷尽的生命密码,几乎就是大自然永远的歌咏,一首田野之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鸣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喜悦! 这个夏天,每夜,我都在做笔记。我读李清照、读陈子昂、读王昌龄、读李商隐们。“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我为这些诗句作注,留下了几万字笔记。当雨丝飘忽,蛙鸣如潮时,我索性合上书卷,放下笔,一切都沉淀下去,静静地融入大自然的夜。 我闭了眼,恍惚,万象在傍。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为一种生命状态。这时候,我犹如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仿佛摘一根草茎放到嘴里咀嚼,总有山野泥土的味儿,清香的,苦涩的。这情景的纬度和扇面,可以体味,可以触摸,并与人性纠结,呈现一种毛茸茸的真实。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生存于一种规定的情景中呢?无论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情景好像就是一种宿命,就是我们念兹在兹以至生死与之的,己身所属的情景。这样,情景就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襁褓了。我此时此地的情景,在雨夜里,在蛙声中,就象一幅写意山水,有一股气荡漾其间,氤氲环绕,诠释生命。 对了,这时候,大抵需要确认的是,我们不必过于自负,人类其实并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主人。人类要给大自然以恩泽,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就像《鱼王》里的那个伊格纳齐依奇,他看见柳叶尖上,一滴露珠凝敛不动,都以为是露珠因害怕自己的坠落会毁坏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敬畏了,敬畏我们生死与之的情景。再深一步说呢,我们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对地球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至此,内心曾经的一些东零西碎仿佛慢慢平息,获得一种透悟的解脱。 雨丝依旧飘洒,我屋顶的青石板沁润了一圈一圈的水渍,有浓有淡。雨声听着听着小了下去,不一会,有急促起来,响亮起来,也许它会彻夜不歇的。而蛙声呢,像浪潮拍岸,渐渐有了规律。唔,山的呼吸浓烈,水的气息可辨,这是一种原本,一种落定,是大自然的脉动,一种浸淫了的博大气象。万物都有自己的轨迹,絮果兰因,不可僭越。 我倏地想起了沈从文、汪曾琪们。他们笔下的山水,是有情有意,叫得应的那种。他们写得很素净,这种素净,不枯涩,有银光,泛着亮。国色由来兮素面, 佳人原不借浓妆。人间事,烟火事,都不曾折了明亮、旷达、情韵。湘西的乡村,是沈从文记忆最活跃的区域。乡村是一口深井,所有景致、人物都在这口深井之中。正是个体生命和乡村的交融,才有闪烁记忆的文章。他守望这口深井,于是,乡村持了生命的护照,成规模地进入他的文本。 汪曾琪的小说,去掉沸扬,退尽火气。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已经溶化为真情、鲜活的文字时,生命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沈从文、汪曾琪就是这样的人。 冥冥之中,寂而能仁,一下子有了一种专属人的精神贯通,即使山呼海啸,一无凭籍,也能依稀辨认出那条道路,那个方向。这就是始终深爱大自然,视大自然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和归宿。 大地是万物之母,春天和夏天都在滋生滋润生灵,到处是生命的色彩,到处是生命的吟唱。每一颗种子都会发芽,每一瓣花蕊都有芬芳,每一只蜻蜓都会飞舞,每一只青蛙都会歌唱。每一缕风,每一棵树,每一只鸟,都很真实。像日月一样起落,又像日月一样簇新。在生命的起承转合中,人类、动物都按照大自然的意义呼吸宇宙之气,这令人着魔。我对大地心存感恩。 是的,文明许诺人们致富,文明甚至重新解释了关于财富、进步、和谐的概念。人类的理性是有限而不是无限的。人类为什么会以一种天然的优越来否定动物的权利和自然的权利呢?为什么不与大自然和谐与共呢?大自然的呼吸一旦艰难,它和人类的关系就会失衡。社会文明滥用技术、放纵贪欲,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便有可能趋于终结。 念及这层意思,要问的话自然就涌动于胸:如果,那样的话,这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的雨丝,还会如期而至么?这花溪宽阔的流水,还会澄澈无垢么?这蜻蜓还有灵动的翅膀和轻盈身躯么?青蛙那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还能为继么? 一个人的雨夜。贴近这雨声,贴近这蛙鸣,有了某种温暖和依靠,也生出淡淡的忧伤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