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33第十章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217~226

《正面管教》33第十章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217~226

2018-11-17    31'02''

主播: 梅萍心理

166 1

介绍: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33第十章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217~226 [玫瑰]1.。成年人也有错误目的,我们称之为生活态度取向。 。每一种生活态度取向对我们与孩子之间互动的影响都各有利弊,有了对生活态度取向的了解,我们就能学会对自己的取向扬长避短(至少是在一些时候)。 。什么是生活态度取向? [玫瑰]1.。生活态度取向并不描述你是谁,它们代表着你在生活中做出的以何种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决定。 [玫瑰]2。成年人既会形成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又会形成一种刺次级生活态度取向。 。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危险或不安全时所采取的行为。 次级生活态度取向是当你有安全感时所采取的通常行为。 [玫瑰]3.。以控制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比其他取向的人更难以忍受批评和羞辱,这是一个程度问题。以控制为取向的人相信能够避免批评和羞辱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控制。这是一种个人的信念,而不是事实。控制别人,通常不是以控制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关注的焦点,他们想要控制的是自己和局面,以获得安全感。然而孩子们却容易将此理解为对他们的控制,并且可能会反抗。 [玫瑰]4.。很多人都想力争优秀(卓越),不愿意自己是个无意义和无足轻重的人。然而以力争优秀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自己无足轻重和无意义。那些以力争优秀为己任的人,极少想要比别人优越。他们只是有一种错误信念,认为如果自己不是出类拔萃,自己就不够好,这往往导致孩子感到自己无能。 [玫瑰]5.。避免痛苦和压力成了以安逸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最在意的决定着他们的行为的事情。这种取向可能会导致孩子被宠坏,变得让人费心费力。 [玫瑰]6.。以取悦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在感到不安全时,会把免遭拒绝当作其行为的主旨和基础。这会导致别人占据优势,或被他们的不安全感搞得不胜其烦。 [玫瑰]7.。有每一种取向促成的行为往往造成与初衷相反的结果。 。那些认为自己必须控制的人,往往会在孩子反叛时招致批评和羞辱;那些为了避免无意义的生活而力争优秀的人,可能得到最无意义的结果。 [玫瑰]8.。不论哪种生活态度取向,关键在于其主要动力是为了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正像那些为了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做出错误努力的孩子会选择错误目的一样,大人也会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而适得其反。 。搞清楚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 [玫瑰]1.。当孩子们感知他们的世界对其作出决定,并得出一些包括‘’因此,我必须……‘’的信念的基本结论时,性格取向就形成了。 [玫瑰]2.。孩子们在相同的环境下,可能做出不同的决定。 。你的人生蓝图 [玫瑰]1.。理解你的人生蓝图(生活态度取向),给你提供了一个作出一些修正的机会。帮助你辨认出你的孩子正在开始使用哪副蓝图,并且能使你更好的理解他们在感到不安全时的反应。 [玫瑰]2.。如果你还确定不了自己属于哪一种生活态度取向,就从下面四条中看看哪一条最符合你: 。一、当我和自己周围的人都舒适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出现紧张痛苦和压力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安逸型) 二、。当事情井然有序而且很有条理,并且我能控制自己和局面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知道或者应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尴尬并被羞辱或被批评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控制型) 三、。当我能取悦别人并避免冲突,而使我的生活充满快乐而不是困难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感到被拒绝,被孤立或者不被人欣赏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取悦型) 四、。当我获得成功并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觉得自己愚蠢没价值,没有意义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力争优秀型) [玫瑰]3.。有压力时是理解生活态度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当我们感觉到压力或者不安全时,我们才会陷入到自己生活态度取向的消极行为中。 [玫瑰]4.。对一个人有压力的情形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不是压力,这都是由我们的想法造成的。 。搞清楚你的自己生活态度取向 [玫瑰]1.。你平常的处事方式或者取向是取悦型的,这是你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因为这是你感到安全的时候的做法。只有当感到不安全感或有压力时,你才会回到必须如此的信念。然后你就会放弃取悦而用控制来避免自己感到羞辱。 [玫瑰]2.。我们会选择一种取向作为自己的处事方式,这是我们在日常感到安全的时候所采取的。当我们感觉有压力不安全或威胁时,我们就会回到基本取向。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情形中,我们会选择不同的取向,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持必须如此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