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不安,告别过度依赖》

《摆脱不安,告别过度依赖》

2020-09-26    28'26''

主播: 知足常乐😽😆🎥

276 0

介绍:
生活并不总是发生美好的事情,也不都在我们的掌控与预料之中,面对未知的、纷繁的外部世界,以及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与变动,人们会遇到一些不知道如何应对、困扰自己的事情与感情,从而产生恐惧,感到焦虑、易怒与压抑……在《摆脱不安:告别过度依赖》这本书中,作者加藤谛三认为,这背后其实都是因为内心不安。不安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情绪,也是人们需要学会处理和平衡的情绪。作者加藤谛三是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哈佛心理导师,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是社会研究科硕士。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解决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在书中,作者分析了心中的不安对人们产生的种种影响,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读者觉察自己因不安导致的言行。通过对这些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渐渐帮助读者摆脱深层的不安感,对自己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在生活中更加从容、自信,与他人的关系也能更加融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摆脱深层的不安感,获得内心的安定与安宁。01父母决定家庭的温度,家庭决定孩子的未来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作者认为,人的痛苦来源于内心的不安与恐惧。那些长大后总是感到不安的人,大多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多的爱。这里足够的爱并不是泛滥的爱,它是指能支撑起孩子健康成长的爱。我们会发现小孩子都不喜欢独处,所以他们会紧紧跟在母亲身后。人们将这种想要让母子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的行为称作依恋行为。而这种依恋行为可以减轻人的不安。作为父母,也会发现当孩子感到疲劳、饥饿或生病的时候,他们会特别想要依赖母亲。这时父母如果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予爱的反馈,就会让孩子在心里建立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能让孩子内心感到安定,赋予了孩子无与伦比的力量。如果母亲没有回应孩子或者表现得冷淡,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拒绝的,情绪就会非常不稳定,容易发怒或者生气,他们长大后时常感到紧张与不安。在人际交往中,对方不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做事时,他们就会觉得对方对自己不友善,被拒绝,感到愤怒。就像母亲不在他身边时他会感到自己像被抛弃了一样。因为内心归属感的缺失,很多成年人会把归属感建立在外界,需要外在的东西来保护自己,以此来让自己感到安心,可能是名誉,权利,恋人,金钱等。但这样的行为并不会填补内心因缺爱造成的空白。而那些童年没有获得独处所需要的内心安定感的人,会导致他们长大后无法独处。在他们独自一个人时会因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而无法专注于眼下的事情。他们总是希望把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上,以此来减少现在的不安。如果让他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这就像孩子强忍着母亲不在身边的不安然后装出愉快玩耍的样子,就算强忍着不做出依恋行为,他们也没办法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事情上。由此可见,内心的安定感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当孩子的依恋行为得到母亲充分的理解,在孩子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能给予充满爱的反馈,这样会让孩子获得内心的安定感,这比给他留下巨额财富都要更有意义,都更加重要。02内心不安的人对外界过于执着母亲的行为总是无意识中影响着孩子,如果一个母亲总是内心不安定,孩子在幼儿期就能够感受到母亲心理上的不安。如果母亲情绪急躁,或是心中焦虑,压抑着憎恨,幼小的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像被整个世界拒绝了一样,导致他们长大后总是充满不安,会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无法克制,越是克制越容易感到焦虑。当一个母亲更注重她自己的利益时,孩子就会产生丧失感。这样的丧失感越是深重,孩子长大后越是会紧紧抓住某些东西不放。他们不愿意失去微小的东西,因为失去会唤起记忆中的丧失感受,所以对失去感到格外焦虑。甚至会使人陷入心理上的恐慌。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是被需要的,不然就会饱受无力感和无意义感的煎熬。所以有的人会过度讨好周围的人,希望通过这种干事来确定自己是被需要的存在,同时他们希望生活中所有人都能够理解自己。还有的人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惜背叛自己,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他们害怕自己不这么做就会被拒绝或者抛弃。过于谦让的人也是如此,他们试图通过与人方便,成为被对方需要的存在。书中提到一位妻子对自己有过丧失体验的丈夫强烈的独占欲感到困扰。她的丈夫如果看到自己稍微照顾一下其他人,就会不高兴,甚至会强硬地阻止她。他们的孩子深夜在隔壁的房间哭泣,她想要看看情况,她的丈夫这时会拽住她的袖子不让她去。虽然很多人在感情中都会有占有欲,但有强烈的独占欲的人比较少见,且这样的人大多都意识不到自己心中的占有欲、独占欲。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在爱情中的丧失体验。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的各种焦虑跟外界无关,要在意自己的内心。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处理不好感情,那么反思一下自己的内心深处是否隐藏着曾经遭遇的深刻的丧失体验。当一个人意思到自己的依赖心、占有欲,并且接受自己有过丧失体验的事实,这意味着你想要开始改变。其次,要接受自己有过丧失体验的事实。接受自己在感情中的不安是因为丧失体验,因为内心的不安才总是想要确定被爱,容易害怕失去对方。在焦虑时可以多跟对方沟通交流,不要无理取闹,不要冷暴力。最后,从自己内心建立安全感。很多人把安全感建立在另一半身上,而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内心。当内心有足够的力量,有赖以依靠的东西,就不会患得患失。经历过丧失体验的人,只要能够理解产生不安、焦虑的原因,情绪就能变得稳定。只有正确理解让自己心情不畅的原因,转而去追求正义或财富才会让自己一生都得到救赎。03家庭内部情感无法自由流动,心就会生病家庭的氛围对一个孩子成长影响重大,如果父母本身就有丧失感,他们会一边否定孩子,一边紧紧抓住孩子不放手。对孩子来说,他们一边被紧紧地抓住,一边又感到被父母拒绝。双方都紧紧抓着对方不放,但心中都压抑着敌意,在内心的深处互相排斥。其实,这就是共生关系,双方都牺牲掉自主性,因内心的丧失感而紧紧抓住对方不放,想要通过抓住对方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白。但是,不管怎样紧抓不放,丧失感都不会消失。那是因为在双方的内心深处都压抑着对彼此的敌意。这样的父母,会禁止孩子与除自己以外的人有任何联系,导致孩子无法和任何人变得亲密。这里所说的“被禁止”并不是明确的禁止,而是孩子能在心里感受到父母在无意识中不希望孩子和其他人变得亲密。在这样的家庭中,个人得不到应有的成长。在成年后进入社会和家庭中,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更多复杂的关系,不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如外界相处,没有找到自己适应世界的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到,有个人在决定去旅行时会感到兴奋,但是随着出发日期的临近他却感到越来越忧郁,因为他受不了离开父母时感到的焦虑。他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紧紧抓着父母不愿放手,反而会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孝顺。在结婚建立家庭后,这类人依然如此,在家庭中,分明是他们紧紧抓着恋人不放手,却误以为是自己深爱着恋人。比如有的丈夫在周末会待在家里,他们会觉得这是妻子不想他们离开家,认为自己在休息日和朋友去打高尔夫球的话妻子会感到寂寞。其实,这明明是自己不喜欢和对方分开行动,却误以为对方总想要和自己在一起,并将之解释为是对方的爱和忠诚。实际上是丈夫在束缚着家人,却认为是家人在束缚着他,于是他会因为受到束缚而感到不满。成年人相处的模式应该是:我不是为你而生,你也不需要为我而死。我们在一起彼此是独立的,但爱情让我们体验到了亲密的幸福。所以,我很愿意和你在一起,我们彼此都认为对方很重要。而共生的爱情太容易在现实世界受挫,处处充满着心碎。如何克服在亲密关系中的共生关系,作者在书中提到:首先我们要完成自我分化,这并不是指物理上的离开父母,而是指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只有体验过这种分离的状态,才能够了解到一个人脱离共生关系后的状态,这样能够进一步引领自己脱离共生关系。当然,我们也要照顾好共生情绪。在共生关系中,母子(女)是情绪共联的,它可能会让我们很抓狂,甚至会引发我们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在关系里体会理解和满足共生体中每一个人的需求,体会每一个人的情绪。一个人如果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纠缠另一半,另一半如果不能理解这种表面纠缠下内心的需要,那么他就无法满足另一半的安全感需求,也就不可能让另一半安心。所以,当出现争执时,一方要学会满足另一方安全感上的需求,缓解另一方的担心。最后,是否愿意独立并与你结成新的伴侣系统,仍然是伴侣自己的决定,你不能强求,也无法强求。脱离共生关系是自内而外的成长,你没有办法强行植入,即使你能植入,也无非是让对方从依附母亲改变成依附于你。原生家庭的影响并非不可改变,我们需要打破共生关系,独立地活出自我的精彩,这才是追求幸福的可能途径。勇敢面对,坚持更健康的方式,我们会发现自己可以走出共生关系,走向更好的人生。04没有确立自我的人容易被外界影响有的人在生活中不自信,没有完整的自我,总是把自己想得过于卑微,这些人很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获得父母足够的爱和认同。人们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爱,但是有的孩子只有接受父母的支配才能获得。为了获得父母的肯定,他们放弃自己真实的意愿,从小接受父母的要求,回应父母的期待,这样的孩子一直都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然而他们却没有独立的人格。这样的人结婚后,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伴侣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不希望他们拥有自己内在的世界。因为从小习惯了按照父母的期待去行动,他们结婚后会努力想要按照伴侣的期待去行动,想要讨好伴侣。当然,这些行动并非心甘情愿的。他们只是没有独立的思考,不敢遵从自己的感情行动,不然就会产生在小时候跟丢了父母而迷路时的不安。小时候一味顺从父母的要求,以此来换取父母的保护,这样的人长大后就会觉得如果不顺从伴侣的要求,就可能会失去伴侣的心。像这样没有确立自我,有心理性依赖的人,很容易因为别人无意的一句话就打乱自己的世界。比如有些男性在出门时听到妻子问“今天几点回来呀?”会感到不高兴,他们觉得妻子在干涉自己
上一期: 《如何才能不羞怯》
下一期: 《高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