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誦讀 第431天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书只贵熟读,别无方法。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
今日学习內容 :(线下15~30遍,线上读1~3遍):
咳论篇第三十八
3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参考译文
黄帝道:六腑咳嗽的症状如何?是怎样受病的?岐伯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要传移于六腑。例如脾咳不愈,则胃就受病;胃咳的症状,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肝咳不愈,则胆就受病,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凡此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
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黄帝道:讲得好!
【备注】
1.^这个符号前面的字是入声字,吟诵时读得短促。
2.提倡各位师友抄写、默写当天所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