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同样严峻的经济社会现在仍然摆在汉初统治者面前,秦末战争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汉初出现大饥荒,物价飞涨,小米的价格从平日的每石百十来钱涨至五千,甚至上万钱,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现象,人口损失过半,特别是一些有名的大城市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到处一片残破凋零景象,连刘帮这个皇帝都凑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驾车,将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
面对着这样一个民生凋敝,破败不堪的烂摊子,汉初统治者充分意识到必须安抚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否则江山不保,他们见识过强大无比的秦帝国一夕倾颓的惨烈,心有余悸,他们希望汲取秦速亡的惨痛教训,找到一条通往盛世的康庄大道。
陈新岗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
陈:汉初的这样一种休养生息政策,在我看来那么它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它并不是说是一个非常随意的这样一种政策安排,为什么历朝历代开国的皇帝、王朝都要实行这种政策,不是你也不是他,基本上所有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这种开创者,都要这样做,那么既然都这样做,说明它是符合规律的,那么这种规律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他必须要这样做,否则他没有别的出路。
刘邦登基后不久,便下令解散军队,让战士复员回乡,给予他们加赐爵位,优先授田,免除赋税徭役等优惠待遇,同时,令那些在战乱中逃到山泽的百姓各归本土,恢复原有的爵位和田宅,官吏不得歧视虐待,因饥饿自卖为奴婢者一律免为庶人,同时鼓励生育,奖励农耕,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刘邦禁止郡国随意征收献赋,明确规定中央每年只向每人征收63钱。
这是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七里的萧何墓,萧何的贤能一直被后世称赞和敬仰,为了保护他的墓碑,工作人员正在给它修建遮风挡雨的建筑,而在汉初,皇帝提倡节约,大臣也都十分节俭,贵为相国的萧何置买田宅专挑贫瘠的地方,宅院连院墙都不修,他看到长安地区人多地少,便请示刘邦,开放皇家园林上林苑,让百姓进去种地。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于长乐宫,葬于长陵,这位提三尺剑平天下的布衣皇帝,弥留之际深知政治经济的危机远未消除,如不为子孙选好辅佐者,大汉王朝将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