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oung调频|少年情事老来悲

L.young调频|少年情事老来悲

2016-05-27    18'27''

主播: L_young

708 34

介绍:
前言:这篇文录制于2012年3月。也是我最初在邻居的耳朵上投的稿,当时录制得比较匆忙,但却是反映最好的作品之一,直到现在,还有好多当年的小耳朵跟我提起,于是,重新制作了封面,再给大家听听。 (欢迎加我的QQ群 226311461 或者微信公众号LYOUNGFM 与我交流)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久别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元夕这短短二字,足够简单,也足够沉重。古人喜观灯,对于传统节日重视,也许是因为那时物质生活实在匮乏,可用以欢愉的事物甚少。稼轩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唐寅有“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如此良辰美景,花好月圆,理应携手游遍芳丛,牵姻缘,圆心愿。然而元夕入诗词,多半不是为了单纯地写华灯初上人海如潮的热闹场景。古人擅拨人心弦,挑人心伤,以乐景写哀情,因此,“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不是没有,“少年情事老来悲”不是没有。此处按姜夔《鹧鸪天》两首,内容均与元夜观灯有关,只是喧嚣鼎盛的背后,个中孤寂凄凉,又有谁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再繁复华丽的景致里,也总有那么一个人格格不入。姜夔这一辈子,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翻来覆去地说了一遍又一遍的,也只有那么一段感情。古人都有调笑青楼的习尚,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落魄文人。晏小山有著名怀人诗,写给青楼舞女小苹,“记得小苹初见,几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为众人所知的另有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人们最为熟知当数柳永,他专职就是为歌女填词,不再多说。此处姜夔所念,亦为歌女,那时他仍年轻,路过合肥,偶遇了她,他与她都精通音律,因此相互垂怜,彼此欣赏,相处甚欢。“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能够想象那时风光旖旎,春色正艳,茶烟尚绿的季节里,她抚琴,他吹箫。她是美人,美人如玉;他仍年少,气贯长虹。太过轻快美好的记忆,谁都未曾摸到端倪,不料老来却是祸根,受尽折磨,不得解脱。 太美好,未得到。在一起的时候,谁也不懂留恋珍惜,离别过后,才惊觉相思的沉重。于是总结一句话:人就一个字儿,贱。古人没有今人的魄力,敢于为爱奋不顾身,即便是有,也是寥寥。他没有娶她,也没有为她赎身,为什么,脚趾头想想都能知道,一个穷酸书生,没有钱,没有仕途,周全自己都成问题,哪有余力去兼顾一个女人;但即使是穷,还要清高,死要面子,门第清白,门当户对。于是种种原因,他没有和她在一起。而后为她写下数十首诗,老来一遍遍怀念,梦里梦外都是她模糊的容颜。他一生穷困潦倒,时运不济,连爱情也不得圆满。于是想问,早知结局如此,何不当初与她一走了之,一生尽得逍遥,他怎么就那么确定,她不甘心与他一同受苦?可知,相濡以沫,再苦再累,都是甜的。 有了前因,于是有了后果,有了这两首词的背景。正月十一日,他去观灯,肩上是粉团团的小小女儿。此时他刚刚年过四十,可头发却已斑白,女儿坐在肩上,天真无知地嬉笑,他沿着河岸缓缓地走,岁月的河流冲击着他小心翼翼构筑起的牢笼,目的就是要把他击倒,让他在回忆里备尝心酸。于是,在时光的镜子前,他看到了什么?圆月,花灯,彩袖,华服,妖童媛女,宝马雕车,小姐丫鬟们黛眉樱唇,言笑晏晏……不,都没有她好看。 太匆匆,老去太快。有些事,非要年轻时做不可。年轻时条件不够,总想等以后时机成熟再来完成。殊不知,人老了,再多条件也没用。年轻时应该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因为老去之后,不会再有这样一颗为爱而强烈跳动的心;年轻时应该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因为老去之后,棱角会被磨平,热情会被浇灭,不再敢想,不再敢做;年轻时应该要走遍自己所有想去的地方,因为老去之后,哪怕资财散尽就为了看一眼梦中的香格里拉,可是不会再有多余的体力;年轻时应该努力拼搏,因为年轻是有奔头的,前面有太多可能,老去之后,剩下的结局就只有一个,等待死亡。 然而他已然老去。“春未绿,鬓先丝,人间久别不成悲。”好景未及睹,鬓丝已斑白。他说“少年情事老来悲”,又说“人间久别不成悲”,究竟是悲还是不悲?或许是太悲,痛到麻木,所以感觉不到了。这一年的元夜,她又来入梦,面容依稀,甚至还不若画中的清楚,偏偏好梦不留人,鸟儿又来惊扰。人生亦如大梦一场,岁岁红莲夜,姣姣不归人。我在为你叹息之时,流落在外的你,是否也一样,为这离愁别恨而黯然心伤? 这两首词一改姜夔花间词旖旎的风格,比以往任何一首都要平淡,而也正因为平淡,才愈加哀伤。 据说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在不停地得到东西,老了之后,得到的东西又被一件一件地夺走,现实变得遥远,回忆变得很近,于是在现实中丢三落四,往事却放电影一样地一次次重演。 《琼觞》的最后一幕设在上元节。正月十五,大地回春,明月高挂。踩高跷,耍狮子,扭秧歌,猜灯谜,一片喜气洋洋锣鼓喧天中,温采只许下了一个愿望,请死去的弄玉来看看他,即使只是在梦里。于是那一夜的灯火阑珊处,抑或只是在梦中,他听到他叫他,他唤他,采儿,声音那样温柔,像是要把人生生融化了去。于是温采回头,撞进那个温暖而熟悉的胸膛。他柔声说道,采儿,抬头来看看,看看我是谁。他抬了头,看到那人有着黑亮的发,微微挑起的丹凤眼,殷红的泪痣,有些邪气的笑脸,仍是旧时模样。他说,采儿,我一直活着,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留心,就能看到我,我从不曾离开,一直,都在。 一直,都在。上元夜,满城烟火。那一夜,弄玉来入梦。温采的愿,他听到了。 何种美好的梦境,却是浓的化不开的哀伤。 少年情事老来悲。二十六岁的你身边,会有高大俊朗的男子,可他不是十六岁时白衣蓝裤、用单车载过你的少年;七十岁的你身边,会有相濡以沫四十年的老伴儿,可他不是那个伤你最深你却无论如何也恨不起来的那个人。 少年情事老来悲,是何等的伤悲,大概,也只有渐渐老去才能体会。人活到几岁算短,我把这陈年风褛送赠你解咒。也许此刻,仍是缠绵悱恻的爱意,下一刻,便是刻骨铭心的别离。你永远不知道,命运的圈套,会埋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