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 ,腊八粥 ,腊八那些往事儿
文/忘忧谷
小时候,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母亲还是每逢腊八节,一大早起来,在大锅里烧上半锅水,水开后下入“红豆子”(俗称,豆角的籽粒晒干了就被称作“红豆子”),搁上碱,几经添水、透泼、滚熬;在“红豆子”七八成熟的时候,添上小米,继续透泼、滚熬,直到汤少了,呈粘稠状时,撤掉大火,用慢火熬,这时候就基本上不用管了,任由慢火“焖”上一段时间,米、豆交织的香喷喷的粥,便做成了。在添小米的时候,有时候,也加一些大米、红枣、花生豆之类的东西,为的是丰富一下粥的花样和营养价值。
虽然早晨就做成了粥,但是早饭时并不吃。只准每人品尝几口。粥是被当作午饭或者晚饭再热着吃的。到时候,用豆腐、土豆粉条、猪肉、土豆、海带等炖上满满一锅“大锅菜”,把粥当作主食吃。
一家人围坐在土“火盆”四周,拿大碗,一碗一碗地盛着吃。那时候,就好像吃饱了还想吃,怎么也吃不饱,撑得肚子圆滚圆滚的,还想再来一碗。往往是在母亲的嗔怪声中才止住傻傻的吃相。
二姨和我们同村居住。由于小时候抽羊角疯,落下后遗症,脑子迟缓,看上去傻傻的。出嫁到婆家后,不会做饭,做的饭半生不熟,成天饥一顿饱一顿。每逢腊八,母亲用一个小黑盔子,满满地给她盛上一盔子,拿回去吃。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良,加上不断的犯病,还不到三十岁,二姨就去世了。她唯一生养过的一个女儿也因为她自己不会照顾,在满月后不久就夭折了。
后来,父亲也去世了。
到腊八的时候,母亲很少做粥,我们也不敢提及,生怕触动那些往事。但是,只要母亲自己愿意做,我们仍然吃得津津有味,可是母亲却吃得很少。我们也不敢劝她多吃一些。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跟着她悲伤。
一晃眼,自己也五十出头了,母亲的白发又增添了许多。
如烟往事皆流过,心宇荡漾且蹉跎。人间甘苦凭谁言,当待春后再劳作。
飘香的粥味儿,地道的“大锅菜”的纯粹,“火盆”里吱吱地红火焰,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我们忘却昨日的忧伤,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
生活,就如那腊八粥,越是熬到最后,才能体现它的劲道,释放出最为醇厚的滋味,越熬越有力量,越熬越回归生命的本原。
家乡的亲人们啊,就像这腊八粥,在朴实无华的熬炼中,生生不息,一代接着一代,把最美最壮丽的人生展现得回味无穷。